UI设计怎么进阶:你要学会产品分析与数据理解(2)

来源:网络   作者:热心网友   发布时间:2018-07-29    浏览次数:168
收藏到:

产品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上面我们采用大白话的形式和案例,罗列很多UI设计的本质问题。这里我们再来讲一个从去年全链路火热之后,被带动的一个新词:设计师的产品分析能力。

我们暂且不论设计师是否真的都要具备产品分析能力,我们还是通过一些案例来看下:产品分析对于设计师的推动作用。

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审美,每个产品也拥有这不同的用户人群,如果设计师站在自己的审美角度上去做设计,你的设计方案,真的能让用户满意?

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青少年的穿衣风格,和中青年的穿衣风格,中间均在着较大的审美差异。(如下图)


在设计前,我们应该考虑产品的类型,对竞品进行收集和调研,符合行业设计趋势。

这是基础的产品分析能力,让用户能够任何视觉风格,不至于引起审美代沟。(如下图)


再进阶的,有细节设计、文案的把控,这些也都不是拍着脑袋随便想出来的。

很多设计团队会进行目标用户分析,因为相同类型的产品根据目标用户的不同,需要做出差异设计,视觉风格符合用户心里预期,达到情感归属的目的。不仅仅要达到认可设计方案,还要让用户爱上设计方案。(如下图)


举例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抖音、淘宝、严选、站酷、ofo,这些产品主要用户群体都是针对中青年,他们的视觉风格很近似吗?

所以,设计帮助产品找到正确的视觉方案,匹配目标用户审美,且与同类型产品产生适当的差异化,这是产品分析能力的中阶段体现。


专业方法论

讲到方法论,真的没有想象中这么艰涩难懂,记忆很深刻。

我之前在美团,设计组内一起推动过一次可用性的方法论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产品运营沟通,希望出现设计争议的时候,双方能找个合理的解释方案。

方法论的推动构建过程中,我们从未站在设计角度去单纯地理解问题,而且站在跨部门和用户角度。


在平时设计页面时,我们会经常摸索或者试着去总结一些设计规律,为了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合理。但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师会按照个人的主观意识或者视觉偏好进行设计,这样的产出往往会得不到产品和用户的认可。


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设计的前中后中,使用不同的方法论,保证设计的严谨和科学,让产出有理有据。(如下图)


再结合早期先进设计团队的发展,方法论的起源,起初是为了沉淀项目经验,沉淀多了之后,自然形成一套体系,这便成为了:方法。

乱成一气地设计,无法合理阐述设计方案,这真的无法称作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




设计师必须要了解数据

UI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出色的视觉设计是为了产品更加科学,数据分析方法论等指引设计。

我们在文章开头也举过一个例子:你是公司的高层,你更关注界面还是数据?


设计了解数据,不仅仅是为了更深入了解产品架构和主流程,也是为了让需求的制定更加合理。


很多同行会抱怨说:自己公司的产品不专业,整天拍脑袋做需求。但等自己做到那个位置的时候,却也重蹈覆辙。

是否有曾想过,用户的行为并不存在与某一个人的脑海想象中,而应该存在于大数据中。


有点抽象,那我们举一个图标的例子,氛围设计+产品角度来讲下。

图标设计中,我们运用渐变、投影、黄金比例等各种手法,图标将更具有视觉表现力。但无法判断对产品和用户的影响。


以上这些是设计师的及格线,如果精细度都存在问题,求职必将非常困难。

即便已入职,工作体验必然不高。设计层之外,来说下产品角度。


如何通过数据指引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产品需要提高一个图标的点击率,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把颜色饱和度增高?图标变大?这些肯定不可行,统一性也是基础的UI设计原则。


经常采用的方法便是:增加角标,通过关键词展示(热门、优惠等),吸引用户点击。


数据是验证设计方案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设计师商业价值的体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一二线团队招聘中,除了视觉设计能力以为,更加关注的是用户体验、方法论、数据分析的能力,这也是UI进阶的必备能力。

有点艰涩难懂?再简述下,也就是说,设计师=优秀的设计产出+方案满足产品目标,这两者缺一不可。


123共3页
联盟广告
×

感觉还不错,那就赞助一下吧!您的鼓励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打赏说明:您的赞助我们将用于购买网络带宽和优质设计资源,提升用户体验!

标签:产品交互

相关推荐

http://www.shejixf.com/shejijiaocheng/shejililun/7391.html
×

一键快速登录后才能下载本站资源

新会员登录即可获取5学币奖励,超爽下载!

×

一键快速登录后才能下载本站资源

新会员登录即可获取5学币奖励,超爽下载!

×

充值学币 立即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