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PP狂热分子,定期去App Store或者其他渠道找新鲜的产品来玩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但是光浮于表面的玩儿,还不够。因为只有了解产品背后的逻辑才能更全面的解读为何会那么设计。
下面分享下我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分析APP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产品层面
分析一款app,首先从产品层面入手,因为产品定位决定着后续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运营策略等等... 通常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产品定位:
a.干什么的(核心需求)
首先问自己它是干什么用的,解决了用户哪个痛点。尝试对产品有综合性和概括性的理解,然后用一句话来描述它。好的产品基本都可以用一句话讲清楚。
b.给谁用的(用户群体)
只有充分了解用户属性,才能分析一款产品有没有做出符合目标用户群体的设计。
下面是荔枝FM,用户群体以文艺小清新,90后为主。因此,它在内容层面:以清新,治愈型情感话题为主;视觉层面:更加文艺,清新,个性化;交互形式:更有趣味性。
同为音频产品的喜马拉雅,用户年龄段区间比较广。因此,内容层面:大而全,包含PGC+UGC,目标是打造声音旗舰;交互和视觉层面:更普适性,中规中矩,不愿被风格化。
因为这样更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所以,当你在吐槽一个产品的设计不够有逼格的时候,也要思考下,是否因为他们的用户群体不适合那么做。就好比你把“快手”的设计搞的很“”instagram”,反而会让用户有距离感,会感觉产品不是服务于他们的,而流失。
c.什么时候用的(使用场景)
一个好的产品,会更多的从用户的实际使用角度去出发,将各种场景元素综合起来,在合适的场景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体验。
使用场景可以分两个维度:1.时间 2.地点。
1.时间:是否考虑用户在什么时候会使用自己的产品,白天、晚上、下班的路上,还是晚上睡觉前。针对用户时间来做设计的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夜间模式和自动调节亮度的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光照强度),针对产品做出相应的设计,以得到最优的用户体验;
2.地点:用户在不同地点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同时,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地点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新闻资讯类产品,用户使用高峰期是早上上班路上,那么就要考虑用户在公交或地铁上的场景,当它一手扶把手一手拿手机,在大屏幕手机单手持握的状态下,是不是可以用更多“滑动”操作代替“点击”。